企业新闻

油泵油嘴制造企业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方向

时间:2018-03-06 08:43:02     阅读次数:1047     打印

世界上包括我国的中重型卡车用动力几乎百分之百采用柴油机。轻型卡车中的50%以上也是用柴油机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欧洲生产的轿车中已有30%采用柴油机,目前已接近40%。而对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影响最大的部件是燃油喷射系统。燃油喷射系统俗称油泵油嘴,是柴油机的心脏部件。由于其产品要密封几百巴甚至更高压力的燃油,同时又要精确控制其喷油量、喷油时刻,因此,其制造精度极高。随着我国对汽车排放实施逐步严格的排放标准,对燃油喷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喷射压力已提高到1000-1600巴,控制要求还要细化到控制喷油规律,控制一次喷油过程中的多次喷射,因此,控制系统电子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。燃油喷射装置的电控系统又是整个汽车电子控制的基础和核心。因此,未来燃油喷射系统是一个集高精密加工技术、电子数控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,行业也由劳动密集型、技术密集型向技术密集、资金密集的行业转变,面对这一形势,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严峻的变化。

行业现状和竞争格局

我国燃油喷射系统行业自解放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。从无到有,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我国在全国各地建起了几十家油泵油嘴厂,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,企业家家盈利。但是由于布局分散,生产规模小,制造技术落后,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。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,行业在近十年来出现了激烈的动荡和分化。分化的趋势就是行业中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,其市场逐步被民营企业占领,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,逐步向少数几家骨干企业集中。在这种趋势下,一部分企业陷入了困境,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于上世纪60~70年代建于大小三线的原机械部骨干企业,如汉江、锦江、湖北、安徽等油泵油嘴厂,由于地处内地,信息闭塞,人才留不住,新产品上不去,人员多,包袱重,或破产,或改组,或兼并,与此同时,在江、浙、鲁沿海地区,兴起了一批民营企业,如浙江的兴马、凯星、中奕,江苏的金竹、巨能等等,以及部分原国有企业转制后改为民营或民营股份制企业,如山东康达、宁波舜田等。这部分企业再加上几十家专门生产毛胚和半成品的民营企业,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中一股重要力量。有的企业已插足技术密集型产品。在行业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骨干企业,其中无锡威孚、上海伊维、衡阳南岳、山东龙口、南京威孚金宁及北京天纬这几家企业,其产量、产值、利润均超过整个行业的60-70%。有部分中型企业,依靠严格管理、低价劳动力及较好质量,这些年一直取得较好经济效益,如山东鑫亚、荷泽华星、江苏扬州、泗洪等油泵油嘴厂。目前燃油系统行业有70家(不包括为大中油泵油嘴厂作部分零件粗加工的小型民营企业),全行业共有职工4万人,2003年全年销售收入41.9亿元,比2002年的41.2亿元增长1.7%。2003年全行业共生产多缸喷油泵197.3万台,比2002年的198.8万台下降了0.75%;三对偶件8248万副,比2002年的7821.5万副增加了5.5%。2003年满足中重型卡车用P型泵(包括PW、P7、PB、PN、P7100等)共达48万台,比2002年的45.8万台增加4.8%,2003年VE分配泵产量猛增到7.7万台,比2002年的5.12万台增加了50%,国产VE分配泵由于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,产品质量不断提高,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占领轻型卡车市场。